冰雪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(1368-1398),当时的富拉尔基只是一个小小村落,住着十余户以打渔为生的居民,他们信仰萨满教,有了灾病就祈求萨满法师,驱除病邪。
据传说,江神独角龙的女儿龙仙女来到人间游玩时,与一位打渔的小伙子相识相恋,并结为夫妻。此事被江神发觉后,在大年初一,江神用独角豁开厚厚的冰面,将龙仙女抓回。此后,江神企图用瘟疫惩罚小伙子和他所在村的村民。龙仙女发现父亲的意图后,就托梦给心上人,让其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到江的冰面上,左打九个滚,再右打九个滚,就能躲避瘟疫。
因此,每年元宵之夜,小伙子会带领全村老少到冰面上去滚一滚,然后再到江岸之上去拾柴(意为拾财)。久而久之,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就流传至今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富区人民政府为了满足广大群众“滚冰雪、走鸿运、拾万柴”的习俗,就在红岸公园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型冰雕和灯展,同时开设滑雪场,吸引更多的游人来此娱乐。
2009年,滚冰活动被富拉尔基区政府正式定为首届“滚冰节”, 2011年又被黑龙江省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现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